舊的環境不一定最好,但確實最有人情味。現代的生活,更多地運用科技來達成溝通,人與人之間換了另一種交流的方式,便顯得冷冰冰。然而,舊事物的變遷,並不見得就是壞事。就像當年龍蛇混雜,屬於三不管地帶的九龍寨城,擠滿背景複雜的人,不時還有癮君子出沒,治安、衛生環境和食水供應都非常惡劣,隨著建築物的遷拆,不同背景的人到處安居,環境得到改善,現在成為富有特色的九龍寨城公園。
又以在石硤尾最早期的徙置大廈美荷樓為例,當年的建築要求低,全層居民共用一個廁所,一些父母在女兒去洗澡時,更要守在廁所門外以防偷窺或風化案發生。對於那時的居住環境,相信沒多少令人嚮往的地方。
我們的回憶有很多種不同的層次,我們可以懷緬往昔的鄰里互助,強大的社區凝聚力,過年過節瀰漫愉快的氣氛,卻不一定願意再次活在過去的狹窄少私隱的生活環境。過往的徙置屋邨,在資源短缺建材匱乏,因災民的急迫需要而設計,有多少人願回到當年沒有獨立的廁所和廚房的生活呢?相對於今天公屋每家每戶都有廚房,廁所,客飯廳,現代豪宅的主人房更擁有獨立廁所,我們更樂於活在當下。我們回憶美好的鄰里互訴,卻不一定願意回想彼此的暗中較勁,別人炫耀財富的生活方式。
無論用何種心情看待過去,生活在房子外型像火柴盒的公屋,過去數十年,都滿載著數十萬戶的辛酸快樂,即使清拆消失,記憶仍常在。
上一篇 | 下一篇 |
火柴盒滿載每家每戶的辛酸快樂(上) | 舊牛下最後出現的火燒雲 |
No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